浅谈当前扶贫审计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对策建议

发布日期:2019-03-28 信息来源:随州市审计局 编辑:随州市审计局 审核:审计局 字号:[ ]

 

从近几年对精准扶贫工作审计的情况看,当前精准扶贫工作还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和不足,下面结合审计情况提出对策建议。

一、当前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

一是部分扶贫政策落实不尽如人意。在近几年的大数据审计比对中发现,因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传导不畅通、政策宣讲力度不够、贫困户对相关扶贫政策不知晓等,导致部分贫困地区在健康扶贫、教育扶贫等领域仍存在部分贫困户应享受政策未享受的问题。

二是部分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不规范。一方面,挤占挪用、虚报套取扶贫资金、镇村干部优亲厚友、违规承接扶贫项目等问题在一些贫困乡镇或贫困村,屡查屡犯。另一方面,很多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由于政策变化较大,时间紧任务重,在招投标方面普遍存在个人借用资质、虚假招投标、安置房质量不达标等情况。此外,还有一部分异地搬迁安置点存在选址不科学,后续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不齐全等问题,导致贫困户不愿意搬迁问题较为突出。

三是产业扶贫带动水平较低。部分边远贫困村受交通闭塞、土地不集中等因素制约,成熟市场主体难以引进,市场抗风险能力和带贫能力较弱。如:某贫困县发展的中药材、茶叶、食用菌、核桃等特色产业,由于缺少龙头企业引领,产品产量上不去,缺少深加工,缺乏品牌效应,没能形成完整产业链,产、销脱节,农业附加值低。此外,部分贫困村由于缺乏资金技术支持,产业脱贫起点较低,仍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,市场风险大,收益率较低。

四是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不强。一方面,少数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较重,等着享受国家政策红利。特别是部分子女缺乏孝道,不愿赡养老人,指望将老人赡养问题推给政府扶贫兜底。其次,是部分贫困人口受教育水平低,存在贫困代际传递问题。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参学意愿差、接受能力弱、技能意识低,新生劳动力不愿参训、参训科目单一、组织参训难等现象非常普遍。

二、进一步强化精准扶贫成效的意见建议

一是全力推进产业联结到户。加大培育引进力度,持续壮大市场主体,扶持产业大户,促进各类龙头企业、扶贫车间、农民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扎根到村,促进各类市场主体扎根到村、联结到户、带动到人,确保每村有1个主导产业,至少有1个市场主体。大力推进扶贫车间(扶贫作坊)建设,吸纳贫困人口就近就业,增加群众工资性收入。积极发展产业扶贫新业态,开展“互联网+扶贫”行动,加大电商扶贫、旅游扶贫力度。不断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,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消费扶贫,推广以购代捐的扶贫模式,组织贫困村农产品定向直供直销学校、医院、机关食堂和交易市场。

二是深入开展扶贫扶志行动。坚持脱贫攻坚目标和现行扶贫标准,更加注重培育贫困群众主体意识、提高脱贫能力,组织贫困群众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,加强思想、文化、道德、法律、感恩教育,大力弘扬“弱鸟先飞”“自力更生”精神,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、树立主体意识。广泛选树脱贫典型,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、干有方向,引导贫困群众增强进取意识,形成脱贫光荣的鲜明导向。

 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